▼ 扫二维码入群 ▼
下面开始今天的正文~
2020年,我带joshua参加剑桥英语考试时,英语启蒙在很家庭中还停留在兴趣孵化的阶段,许家长对剑桥英语的认识并不深。
对大部分家长来说,剑桥英语考试的是“听说过”而已,直到孩子到了高年级,家长们才意识到这些证书的重要性。
当时,我们是全场最小的考生,确实有些“显眼”。
但大家对我们那么小来考试,的是夸我们规划做的早,不像他们那么被动。 这是我们第一次以一个新的视角,认识小升初。
随着这几年英语启蒙热潮的升温,越来越的家长和孩子已经开始关注剑桥通用英语五级考试(如ket、pet、fce等),并且这些考试的考生年龄越来越低。
过去,ket考试通常是五六年级孩子会考虑的事情,而如今,小学二三年级的孩子也已经在准备ket了。
我家弟弟班三年级过ket的人数就有好几个,ket也肯定不会是孩子英语学习的终点站。
然而,我必须要跟你说个真相:
在如今的线下城市考点里,能够顺利通过这些考试并取得理想成绩的孩子,远比互联网感知到的要少得。
很孩子无法通过ket
在我家弟弟参加pet考试时,我有个偶然机会,得以看到全场考生的成绩。
让我惊讶的是,在广州某考点,某机构共送了50名考生去参加pet考试,但最终通过的人数可以用一只手来数。
是的,字面上的意思,一只手数的过来。
这不禁让我思考: 为什么有这么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考试成绩?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与几位家长进行了交流,也让我发现一个现象,孩子们未能顺利通过考试的主要原因,源于家长们对英语启蒙和考试底层逻辑的误解。
前几天,我在网上看到一个家长分享自己孩子考ket的经历:为了孩子的ket考试,他投入了3万元,但最终孩子还是没能通过考试。
另一个帖子中,有家长从孩子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英语启蒙,直到七年后,孩子依然未能通过ket。
这些经历让我深感惋惜。过去几年在社群里我也遇到不少类似的情况,每次都会耐心提醒 大家要避免走弯路。
很时候养育就这样子,如果家长能够提前了解正确的启蒙思路,提供适合的帮助,结局或许会截然不同。
花钱不等于有效果
究其原因,有几个核心问题我也是在昨天直播间里反复提醒大家注意的:
1. 不要忽视了剑桥英语的系统性
许家长误以为,投入时间和金钱,孩子就一定能够通过剑桥考试。这种的心态是对剑桥英语考试本质的轻视。
剑桥不仅是一个考试,更是对英语综合能力的全面检测。如果没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单纯投入时间,是很难通过考试。
以上海为例,尽管小托福考试在上海是主流的英语考试认证,但很家长和孩子仍然会额外考取pet证书作为备选,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剑桥体系的考试,更全面地涵盖了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的系统考察和评估。
这使得剑桥考试成为英语能力评估的黄金标准之一,系统性自然在那里。
2. 不要低估了剑桥英语考试的难度
前面提到的帖子中,一位家长分享了自己为孩子做了几年的英语启蒙,孩子也学了一些《新概念英语》,于是就认为孩子肯定能够通过pet考试。这种做法其实 存在很大的误区。
我早就对比整理过ket、pet和中考英语的难度,表格我共享给你。??
捡几个重点维度来横向对比下:
词汇量要求:ket ≈中考<pet
对应雅思值:ket ≈中考<pet
蓝思值:ket≈中考<pet
实际上,pet的难度还是超过了中考英语的水平。 如果想确保中考英语能够取得高分,初三之前通过pet考试会更稳妥一些。
而ket考试的难度与中考接近,如果孩子能够在小学阶段通过ket考试,毫无疑问,进入初中后,他们的英语学习将更加得心应手。
因此,有两个真相你必须要明白:
首先,如果仅仅依靠校内英语学习,几乎没有可能在小学阶段通过ket考试。校内英语教学通常侧重于语法和基础词汇的积累,而缺乏真正的语言运用训练,尤其是在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上。
其次,拼凑式的学习体系也很难满足剑桥英语考试对孩子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剑桥考试不仅考察词汇和语法的掌握,更注重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包括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写作能力以及语言的流利度和自然度。
这要求孩子具备较强的语言综合能力,而不是仅仅依赖单一的知识点和死记硬背的内容,《新概念英语》真的真的可以淘汰了!!!!
3. 别忘了日常的英语学习积累
日常的英语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除了体系化的课程、听说读写一体化的学习闭环外,还需要孩子持久的坚持,家庭持续的熏陶,才能事半功倍。
重视听力输入
英语启蒙从“听”开始
语言的学习,首先是听的过程。孩子通过听力输入,逐渐习得语言的语音、语调、节奏和结构。
每天坚持一定时间的英语听力练习,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英语的语感。
我家孩子的日常听力训练是这样的: 每天保持20分钟的英语裸听环境,逐步积累语言的自然感知和理解能力。
重视阅读输入
原版书籍的价值
阅读是语言学习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原版教材、原版书籍的阅读,能够帮助孩子接触更真实的语言环境。
通过不断接触原版书,孩子不仅能够积累词汇和语法,还能在阅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我家孩子的日常原版阅读是这样子的: 每天至少30分钟的英语原版书阅读,逐步积累语言的输入量。
重视写作与口语
英语输出的核心
在孩子掌握了基础的词汇和句型后,口语和写作便是英语学习的进一步提升方向。
有段时间,为了鼓励孩子练习口语,我让他们在日常对话中尽量使用英语,甚至如果想吵架,也必须用英语来争论(所以有个好处是,他们吵架频率减少了不少??)。
学编程也可以促进孩子在实际中用好英语。??
还有分级阅读的跟读练习,日常口语的对话,考前口语模考,一对一外教课等等,我们都可以综合家庭语言学习氛围来组合。
大家可以因地制宜,管齐下。重视英语输出,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语法和词汇,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深层语言思维能力是关键
在我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中,尽管获得过雅思7分的成绩和专业英语八级证书,但我深知这种应试学习方式是有其局限性的。
虽然它帮助我顺利通过了考试,但 我并未真正培养起深层次的语言思维能力。
所以我在规划两个孩子的英语启蒙时,我很明确知道自己的启蒙目的:
我希望孩子能够真正理解英语,享受用英语表达自己思想的过程,感受英语文化的魅力。
真正能帮助孩子走上正确英语学习之路的,不是哪个家长的英语水平更高,而是哪个家长更懂得英语启蒙的核心理念,更懂得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科学规划。
因此,比起用旧的模式辅导孩子学习,我们更应该是在合适的时间为孩子提供合适的资料,并规划好学习路径。
问问自己这些问题,可以提醒你始终保持英语启蒙的核心理念:
1. 孩子目前的英语学习,是否在为他们 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而在做准备呢?孩子的 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是否得到孵化?(这个同样也是 新课标英语的要求)
2. 孩子的日常英语启蒙,是否有做到 足够的“浸泡”,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 去“用”英语,而不仅仅是“学”英语? (这个同样也是新课标英语的要求)
3. 孩子的英语学习路径是否是 渐进式、系统化的培养过程?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能 接触到适合自己水平的学习资源,从基础的语音、词汇、语法,到更高阶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提升? (这个同样也是新课标英语的要求)
4. 孩子的 独立学习能力是否有在学习过程中被激发?孩子是否能 在没有父母帮助的情况下独立阅读英语书籍、通过英语软件和资源进行自我提升、甚至在家庭中进行英语角活动?
5. 是否有 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实现方法层面的创新?比如利用“原版教材+分级阅读”的方式,帮助孩子逐步提升阅读能力,通过互动式学习、任务型学习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们需要清楚认识到,英语学习并非一朝一夕之功。
真正的英语学习,是让孩子从心底里感受到语言的趣味和深度,从而培育能在全球化、信息化社会中立足的语言能力。
这条路虽然漫长,但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成长的机会。
互勉,萌芽。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