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语培训机构花了六万,吐血总结出值得瑜伽馆借鉴的地方】
在《办一场有趣的瑜伽活动》的课件里,讲到打破职业边界的部分,我举过一个英语培训机构的案例,因为对方的会员系统这一块做得非常优秀。
今天,吐血分享我前前后后花费了六万、长达几年的亲身体验,全面来复盘体验过程中的优缺点。
其中有很多值得瑜伽馆学习的优点,同时注意有可能会踩雷的地方,及时避雷。
正文开始
为了避免风险
本文将不会提到该机构的名称以及产品名称
七八年前,我路过某成人英语培训机构,本来只是想进去看看,聊了不到半小时就被销售顾问搞定了,交了三万的学费。结果报名了以后没好好学,2年课程荒废了1年半。
三年前,因为工作原因,我经常要接触一些国外瑜伽老师,感觉英语的确是必备的交流工具,就又去了一次那家机构,果然,不到半小时又被销售顾问搞定了。
事后我朋友说:“这个坑是跳不出来了是吧?”
第一次,我承认的确是对方销售顾问太厉害了,无懈可击;
而第二次交费,完全是属于回购行为。
之所以回购,除了机构相对正规,教学模式科学以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看中学员体验和学习氛围。
前后两次的学习,我感觉到对方部分运营方式已经有了变化。
这些变化有审时度势,有与时俱进,也有收集数据和反馈后的进步。
现在,背景介绍完了,我们来看看:瑜伽馆可以借鉴英语机构的哪些方面?以及可以避免哪些雷区。
?????
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分成三块:外在价值的满足、内在价值的满足和拉新的营销手段。
// 外在价值 //
1,会员俱乐部:
因为陪太子功书,我接触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高中低收费标准的都有。
迄今为止,我从没见过哪一个培训机构的会员活动,可以像这家英语机构一样做得如此丰富和洋气。
几乎所有培训机构都做会员活动,但我认为大多数的机构不是在做活动,而是在走过场。
成年人的时间都很宝贵,走过场的活动不但不加分,还会扣分,导致没人再想参加以后的活动。
首先,这家英语机构的会员俱乐部(学员活动)是嵌入到课程中的。
预约课程的时候,除了能预约正常英语课,会员俱乐部的活动也能直接在课表上预约。
大多数时间,会员俱乐部的活动是在中心进行的,一群人围坐在一起,进行某个场景的演练,或者某个话题的讨论。
比如当下职场话题的讨论,由于疫情,有些活动会在线上进行。
年轻人爱玩的项目:
兴趣类的音乐分享:
到周末,俱乐部会和异业合作,推出付费的活动,价格都在100-200左右,一般都是在合作方的场地举行。马术、高尔夫、Pizza party、泥塑、烘焙、泳池派对、瑜伽….可以说市面上所有的项目都带学员体验了。
会员通过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还可以利用全英文环境加强自己的英语习练,所以大部分的异业活动,名额都要靠抢。
#思考时间
我们的馆能不能去传播分享“瑜伽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来上瑜伽课呢?这种课程有没有可能丰富到课表里呢?
瑜伽馆的会员活动是否应该多考虑和异业合作?
最后想想你有没有做过“走过场”的活动。
2,会员积分系统:
第一次报名的时候,我完全不了解积分。
既不知道何时积的分,积了多少分,也不知道积分可以拿来干什么。
第二次报名以后,会籍顾问特别给我强调了积分系统:通过交的学费+引荐朋友两种方式来积分(后面告诉你这有多绝妙),积分在学员系统可以兑换礼品。
礼品有实体和虚拟礼品。
1,实体礼品有机构定制的礼品和第三方礼品。定制礼品很有质感很实用,需要的积分低,一般都是笔记本、文件袋、笔、硅胶笔盒、雨伞等,第三方礼品有airpod、戴森的吹风、果汁机等等。
2,虚拟礼品有1个月的课程、海外研学、会员俱乐部付费活动抵用券等等。
这是我之前用积分换的实体礼品↓↓↓
蓝牙键盘,桌面垃圾桶,某国际杂志全年儿童版,其实所需的积分都不是很高,还剩了16000多分。
我觉得机构积分系统设置得非常聪明。
它不在买课的时候告诉你:“同学,买三万的课有三万的积分,可以用来换很多丰富的礼品。”
这样讲很多余,完全不能刺激到会员,谁会用这么大一笔钱去反向操作。
但是,当你已经买课了,发现“诶??还有三万的积分?!我还能换这么多礼品!”,关键礼品拿到手以后还很有质感,简直是意外之喜。
当你体会到积分妙用之后,某些你中意的礼品积分不够了,开始犯愁:“不可能为了积分再去交学费啊,那还有什么不复杂的方法积分呢?”
绝的来了,从你的朋友身上挖宝。
只要推荐朋友,不管对方有没有成交,你都能获得好几千的积分。注意:是不管有没有成交。这个条件是不是一下让你松懈了很多?
对机构来说,要的是人,人来了自然会让顾问去搞定。
想想看,学员本来就是活广告活案例,什么都比不过现身说法。
太绝了,这招直接把你变成了一块行走的广告牌,没学过心理学的人干不出来这事儿。
#思考时间
瑜伽馆可以搭建一个有效的会员系统吗?
如何搭建?采用什么系统进行搭建?如何做好搭建后的管理?
重新审视舍与得之间的关系。
然后考虑下如何把你的会员变成一块行走的广告牌。
// 内在价值 //
1,愿景描绘:
该机构最近的推广词是:
自信英语,从这里开始。
用英语武装自己,生活职场胜人一筹。
发现推广词的妙处了吗?
每一句slogan都是在很直观地描述一个愿景,而这个愿景其实就是你来学英语的目的。
想想,几十岁的人了,为什么要跟自己过不去?空余时间不好好休息反而花钱来学英语,是不是吃饱了没事干?
成人学英语的理由,无非就是几个原因:
1,看到可以和老外谈笑风生的人,好羡慕,为什么我没有这种能力?
有的人平时很自信,但总有不擅长的领域,它偏偏又常常会出现在各种场景,反复折损自己的自信,本质还是 我要自信。
2,工作中多多少少都会用到英语,如果我当初把英语学好点,混得肯定更好。
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如果有一颗后悔药就好了。我有,三万块一颗,让你人生重来一次,不贵吧?
机构也打总结了:
自信说一口流利英语,从而生活和职场都得到改变。
所以终极卖点,其实是你的个人愿景。
从一开始就在给你描绘愿景及人的自我成长,刻画了你梦寐以求的个人形象。
这样,对比其他的机构宣传“XXX,有10年英语培训经验”、“某某英语,让你真正提升英语水平”你会对哪个动心呢?
越来越觉得对方肯定非常了解心理学。
#思考时间
瑜伽馆是否也应该真正去了解会员,并且描绘出一个理想的愿景呢?
不过愿景≠假大空,除了能描绘愿景以外,还要想办法鼓励会员一起实现。
2,顾问分享有价值的内容,持续输出
上面说到给了学员愿景,那后面的几步都是在不断的推动和协助。
你总不能让会员完全靠自己去实现目标嘛!
所以,本机构是和你一起实现个人愿景的。
机构的会籍顾问和销售顾问是完全分开的,两个职位分工明确,英语水平都有一定的要求。
销售顾问是用来引流的,会籍顾问是留存和活跃用户的,以及刺激用户二次消费(其他产品,海外研学、青少年和儿童英语培训)及拉新(积分奖励,积分)。
每天,会籍顾问都会在微信上给我发一段和英语有关的语音或者文字。
不要小看这个行为。
提供有价值的内容,不但可以增加和用户的情感联结,还能帮助用户每天成长。
#思考时间
请问你和会员多久联系一次?
你的输出是只存在在瑜伽课堂上吗?
3,定期沟通会员,及时调整学习目标和计划:
会籍顾问大概每个月会给我打一到两次电话,主要围绕这一个月我的学习进度,然后约时间到中心,共同讨论出下一个周期的学习计划。
相信在联系我之前,她铁定做好了这些工作:
1,查阅我的初始学习计划(大目标)
2,查阅我的这一周期的学习计划
3,查阅我的课程完成度(还能具化到上了多少线上课,线下课,课程得分,每日学习时间,请假率等等)
工作越充分,了解到的信息越多,就更能做出科学又人性化的判断。
日本有个著名马拉松选手,他得了很多年的马拉松冠军,后来他退役以后写了一本自传,大家才知道冠军是怎样炼成的。
每次的大赛之前,他和教练会开车去熟悉马拉松42公里的场地,同时把42公里分成若干个小路程。比如车开了5公里遇到一棵百年古树,他就把它作为第一个目标;10公里遇到电影院,将它作为第二个目标,然后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直到终点。
当其他选手以42公里为目标时,他每次只需要冲刺5-6公里的小目标,心态和动力当然不一样,所以一路兴奋的冲到了终点。
学员的终极目标,在会籍顾问和系统的帮助下,被拆分成无数个小目标。
每一个小目标的实现,都在鼓励学员:“如果保持,终极目标一定能实现。”
这样会员自己也非常清晰:“我离我的目标有多远?我还需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实现?”
我认为这个不算附加值,而是计划中重要的支持方。
#思考时间
你有没有了解过会员的目标?并且进行定期调整呢?是否为会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服务?
4,很容易形成group,保持学习劲头:
首先机构的“六人小班授课”模式,就很容易形成群组。
第一步,自我介绍(社恐患者可能不喜欢,但培养自信英语不就是要敢说么?不但要敢说,还要大声说)
第二步,课程中不断组队完成学习内容(几乎可以和每一个人搭档做组员)
这时候,什么社恐,不存在了,课程上完纷纷交换微信号。
“朋友,我看你讲得挺好,加个微信下次一起约课呗!”
除此之外,会员俱乐部和研讨课(十多二十个人一起上),都设置了类似的自我介绍和团队协作环节,正常情况下不会尬。
无序中的有序。
很愿意和陌生人组队,但如果能找到一个人变成学习伙伴,相互促进鼓励,当然更好了。
这个健身房交友是一个道理。
“哥们儿,练得挺大,能不能带我飞?”
但不一样的是:机构在不断主动为你创造机会,让你除了在团队中学习,还能自发形成一个一个的学习团队。
#思考时间
你的社群用途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会员与会员之间的关系?
// 拉新妙招 //
1,试听课&水平测试的诱惑:
说个很多人都知道的秘密,是我当妈以后才发现的。
如果你想了解某个培训机构,想去试课,打开大众点评网,可能标个体验价9.9元/节。但实际上,99.9%的培训机构试听课都是免费的。
你只需要打个电话过去,对方会让你直接过去上体验课。
因为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你主动去咨询,获客费都省了,谁还在乎那9.9元,但如果不标价,又会让人觉得廉价。
至于能不能成交,就看机构能不能打动用户了。
不过从用户心理来说:9.9元和0元区别是很大的。
花钱上课(哪怕明明才9.9元)和免费上课的心理是不一样的。花了钱来,不满意我就走了。免费上课,不好意思上完就走,那我再呆一会吧。
所以用户免费来听课,实际很清楚“为了表示尊重,上完课我最好还是留下来听销售说什么”、“说不定过几天对方销售还会打电话给我”…
这家机构除了线上可以领取试听课以外,在线下也经常通过派发传单的形式在宣传。
注意,宣传的是:“免费试听-英语试听课 或 水平测试”
水平测试这点就很绝。
水平测出来会直接对应机构英语体系的一个等级,比如我测出来70分,对应8级,一看,哦,系统预期我如果在这里学习2年后可以提升到18级专家级,听起来梦想伸手可得,直接把我安排得明明白白。
#思考时间
试听课到底应该如何定价?
通过什么渠道宣传?如何通过试听课获客?
您的身体状态请专业人士免费测评一下?
2,每月三张的亲友卡:
老带新套路一。
每月限量的亲友卡,可以用来参加课程和免费活动,只有三张哦!
明明机构很需要你,但换了一个站姿,就把它变成了一份珍贵的馈赠了。
绝是我今天说的最多的一个字。
#思考时间
会员是你的隐性营销专家,合理开发但不要过度。
3,通过积分系统找到了你的朋友:
老带新套路二。
这个在之前的会员积分系统里说过,给了你积分,那朋友能获得什么呢?
试听课一节(对朋友来说意义不大)、英语评测(意义貌似也不大),人人都喜欢的实物礼品来了!你的朋友只要前来中心咨询,成没有成交都有礼品拿!(这段时间是定制的雨伞)
还是因为教育机构的获客成本太高了,送伞已经是低成本获客方式了。
这是一个三赢的方式。你拿到积分了,朋友拿到礼品了,机构拿到生源了。
#思考时间
你的瑜伽馆的获客成本是多少呢?转化率大概是多少呢?
请把数据记下来,并且好好思考怎么找到最适合你的获客渠道。
4,会员俱乐部支持朋友参加:
老带新套路三。
这个方法其实很多行业都用,但不是每次效果都好。
除了活动的主题设置、价格、内容、地点等等因素影响外,还取决于具不具备“带了朋友会玩得更开心”的属性。
有的活动有魔力,和朋友快乐加倍。
有的活动有毒,带了朋友大眼瞪小眼,尴尬double。
你让用户带朋友来,并不是只是带个人,而是如何让用户和她的朋友玩得更开心。所以不是所有的活动都适合带朋友参加。
#思考时间
设置“带朋友参加”,不用太有功利心,要思考如何真正让会员和朋友都能获得乐趣,才会真正提高会员积极性,潜在客源主动转化。
发现没,老带新是教育机构最擅长的招数之一。
因为学员就等于是活招牌,特别是如果这位学员正向变化大的话,广告效果更好。
运动行业更是如此。
所以,你的会员潜力有没有被开发到极致?
?????
看清脚下的路,有些坑是可以避开的
1,营销痕迹过于严重,套路太多,缺乏应有的真诚,不讲信用:
在国外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我的会籍顾问问我:“亲爱的,你要到欧洲研学吗?这个月有优惠喔。”
…..
听听这是什么话,太狗了。
营销痕迹重,一环套一环,又不讲信用。
有一次,在顾问反复劝说软磨硬泡下,我推荐了一个朋友到中心。
据说朋友可以领取一套很有质感的学习用品,我获得积分。
然后我的朋友去了,聊了一会,顾问看他不像要报名的样子,居然找了个借口说:礼品发完了,下次你来我再送给你。(谁还会再来?)
我找到顾问。她说:“哎呀,下次你来中心我给你,你带给他吧!”
然后过了几天在中心碰面,对方装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
我气坏了。
并不是为一份礼品,而是消耗了我的信任,自此之后再也没有参加过机构任何一次营销活动,并且她说什么我都不想听了。
注意!
如果策划营销活动,一定要明确标示各项条件(参与条件、获得奖励条件),不能含含糊糊,更不能出尔反尔,既然要玩就要玩得起。
#思考时间
就一句话,不要给用户下套。
2,几乎没有退出方式:
和很多健身房一样,所谓的退费方式是个摆设,该机构几乎不可能退款,并且也不能转让。
当然,从运营成本上考虑肯定是不愿意学员退款的,一牵扯到退费,包括财务有一系列的工作要处理,很麻烦也让人感到无用功。
但很难理解的和上一点异曲同工,大多数机构在咨询时被问到:“是否能退费时?”会回答得振振有词:30天以内可以退费;7天反悔期无理由退款等等。
而真实情况则不是这样的,有兴趣可以去百度搜索一下。
总之进入简单退出难是大多数教育机构的弊病,如果你还通过机构的贷款产品交学费的话,更不可能退款了啦!
#思考时间
条款清楚明确,有据可依。
如何让会员和瑜伽馆都得到应有的保障?
3,顾问更换过快,令人缺乏安全感:
两年里,我的顾问前前后后换了四个,虽然每个都还比较负责,但感觉很不好。
频繁更换职员,会引起学员的猜测,并且非常容易成为学员之间的谈资。
从学员角度看,机构肯定是哪里出了问题,职员才频繁变动。
并且如果交接工作处理得不好,更是雪上加霜。
这让我产生了一个疑问:
此机构都是头部成人英语教育机构了,流动的员工还能去哪里呢?还有哪个同类机构比这里更好吗?
其实本质还是管理制度的问题。
我在《这就是OKR》书里看到:人们都不喜欢成为流浪者,他们只想找到一个可以体现自身价值的地方,如果员工在你的公司可以实现职业发展,他就不会跳槽去其他的企业,最好的人员流动方式是内部流动。
后来我和离开的会籍顾问聊了聊,她前后呆了几年,几乎完全得不到晋升,和一开始谈的根本不一样,几乎被琐碎工作压垮,还有一些原因不方便说了。
后来她直接转行:“完全偏离我想做的事。”
#思考时间
瑜伽行业人员流动量也大,有些馆主总说:“没办法,老师积累了经验和学员资源,强大了就会离开。”
在习惯了“背叛”以后,似乎同时默默习惯不再对老师投入过多的关注和资源。
是不是可以先反思:老师在我的馆里实现职业发展了吗?
再思考:我可以如何变强大,以及如何为老师提供职业发展?
最后,
各行各业都有宝贵的经验,很多经验彼此互通的。
不管采用了什么样的营销方式,一是自身水平还得过硬,二是功利心不要太重,三是真诚守信用,说得出也做得到。
感谢你的认真阅读,如果觉得此文有用的话,欢迎发给朋友。
图片:来自网络
我正在致力成为瑜伽行业里既专业又有态度的分享者,每周更新,内容围绕我的行业观察、具有操作性的运营工具、经验和教训、成长路径等等,生产接地气和有实质帮助的原创内容,帮助瑜伽人实现自我成长。
下周,分享我在刚结束的静修旅程中的收获与快乐。